“8月1日,上海银行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收到央行近3000万元罚单,涉及账户管理、清算管理、反洗钱等多个关键领域配资专业炒股配资网站,15名相关责任人同步被追责。这一高额罚单再次将上海银行合规管理问题推向风口浪尖。”
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上海银行董事长顾建忠、行长施红敏在内的10名董监高刚刚完成集体增持,试图传递对公司发展的信心,但市场反馈却颇为冷淡。
一边是合规问题频现、罚单不断,一边是高管增持表信心但市场不买单,叠加业绩增速落后于同业、净息差持续承压等诸多挑战,上海银行正面临着合规与发展的双重考验。
01
—
再添千万罚单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披露的行政处罚公示信息显示,上海银行被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46.95万元,罚款2874.8万元,合计罚没金额超2900万元。
涉及的违法行为包括: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占压财政存款或者资金;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同时,上海银行15名相关业务负责人被追责,合计罚款金额达108.5万元。
具体处罚情况如下:
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许某斌,因对该行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罚款8.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助理童某,因对该行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负有责任,被给予警告并罚款5万元;
对上海银行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负有责任的人员包括:时任上海银行风险管理部副主管莫某文、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高级副主管朱某、时任上海银行总行营业部零售业务部主管陈某、时任上海银行市南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曹某霞、时任上海银行浦东分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周某,分别被罚款14.2万元、14.2万元、10万元、10万元、4.1万元;
对上海银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负有责任的人员包括:时任上海银行海外业务部总经理助理殷某、时任上海银行零售业务部总经理杨某、时任上海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郑某、时任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薛某东,分别被罚款7万元、7万元、7万元、3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兼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副总经理袁某,因对该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负有责任,被罚款4.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同业部副总经理姚某,因对该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负有责任,被罚款3.5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赵某,因对该行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负有责任,被罚款7万元;
时任上海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数据管理与应用部总经理曹某智,因对该行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可疑交易报告负有责任,被罚款3.5万元。
对于此次被罚,上海银行对外回应称,此次处罚来源于央行2021年对该行开展的综合执法检查,处罚问题发生在2020年至2021年期间,所涉及问题均已按照监管要求全部整改完毕。
从上述罚单可知,上海银行的违规行为涉及运营管理部、网络金融部、风险管理部、信用卡中心、零售业务部等多个部门,涉及支付结算、征信、反洗钱等多个关键领域,反映出该行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能有效把控业务全流程风险。
其中,“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等违规行为,均与反洗钱规定相关,而此前上海银行就曾因反洗钱问题被罚。
2022年7月,上海银行天津分行因违反支付结算、反洗钱、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相关管理规定,被人民银行天津分行予以警告并被处罚款59万元。
与此同时,该行的大额罚单频现。今年开年,上海银行便因多项违规行为收到监管开出的百万元罚单。
1月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上海银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代理销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200万元。同时,多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
1月7日,因银票贸易背景审核不到位、个贷用途管理不到位、项目贷款管理不到位三项违规行为,上海银行苏州分行再添一张120万元罚单,两名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
《东西财经》注意到,近些年上海银行收到罚金最高的罚单来自于2023年4月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对上海银行开出的一张近亿元罚单。
因存在无结售汇业务资质的分支机构违规办理结售汇业务、违规向境外个人销售外币理财产品、违规办理内保外贷业务等八项违法事实,上海银行被警告,处罚款9834.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9.9万元,罚没款合计9854.4万元。同时,三名相关责任人分别被警告并罚款。
银行在追求规模扩张与业绩增长的过程中,强化合规管理也必不可少。高额罚金和高频被罚,这一现象表明上海银行在合规管理方面仍道阻且长。
02
—
高管增持市场冷反馈
今年4月上海银行迎来人事调整,银行业“老将” 顾建忠从上海农商行回归接棒金煜,出任该行党委书记,并被提名为董事长人选。 (可参考3万亿城商行或迎新帅,重回上海银行的顾建忠成“救火队长”?)
作为新任掌门人的顾建忠,除了要带领高管团队抓业绩增长的“油门”,更得握紧合规风控的“方向盘”。上海银行近年罚单不断,从近亿元外汇违规到反洗钱、账户管理等基础环节反复失守,是合规体系的“松闸”风险。业绩要冲,但不能让合规成“拖后腿”的短板,毕竟没有合规托底的增长,跑得越快,风险隐患越深。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上海银行还启动了自2019年8月以来的第六次董监高增持,这也是新一届管理团队的首次集体行动。
2025年7月23日至25日,上海银行包括董事长顾建忠和行长施红敏在内的10名董监高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集体增持A股股票,合计买入44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0.46元至10.7元,按此计算合计耗资约460.24万至470.8万元。
其中,时任党委书记顾建忠买入10万股,耗资超100万元;行长施红敏买入6.5万股,副行长俞敏华、胡德斌分别买入5.5万股、5万股。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增持发生在上海银行股价回调阶段。自2024年开始,上海银行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股价走强一直延续到2025年上半年,在7月7日上海银行股价盘中达到历史最高的11.47元。不过,此后便开启震荡下行模式。截至8月4日收盘,上海银行股价为10.28元/股。
因此,此次增持也被市场解读为,新一届管理团队对该行长期发展信心的表态。不过,市场对此的反馈则较为冷淡。在增持公告披露后的数个交易日内,其股价未出现明显提振,仍在10.5元附近震荡。
高管团队增持但资本市场不买单的背后,则是上海银行经营发展逐渐疲软。
按照上市城商行资产总额排位,上海银行已降至第四位,被宁波银行赶超。2025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末,上海银行资产总额为3.2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7%。
经营业绩方面,截至3月末,上海银行营业收入135.97亿元,同比增长3.8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92亿元,同比增长2.3%。相较于资产规模排在上海银行之前的江苏银行(600919.SH)和宁波银行(002142.SZ),上海银行在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润的增幅上均明显落后。
江苏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3.04亿元,同比增长6.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亿元,同比增长8.16%;宁波银行2025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17亿元,同比增长5.76%;实现营业收入184.95亿元,同比增长5.63%。
同时,该行的净息差持续承压,显著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监管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末下降9个基点。其中,城商行净息差为1.37%,环比下降0.01个百分点。
据相关数据显示,上海银行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较2024年的1.17%继续下滑至1.12%,在42家上市银行中上海银行1.12%的净息差仅高于厦门银行(601187.SH)。后者不仅以0.99%的净息差垫底,一季度还录得营收同比下滑18.42%且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4.21%的业绩颓势。
此外,上海银行还面临着一定的资金流动性压力。2025年一季报指出配资专业炒股配资网站,截至3月末,上海银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38.59亿元,同比减少1512.95亿元,而主要是由于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减少。
Powered by 福州实盘炒股_实盘配资公司开户_在线股票配资操作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